目前,随着大龄青年的增多、离婚率的上升和流动人口的增加,婚介服务机构在人们的婚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并且市场潜力巨大,前景广阔。正是基于对这一市场的看重,此番才有了这部“国”字头的《婚姻介绍服务》的出台,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呢?为此,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专家。
“《婚姻介绍服务》国标的出台,结束了婚介行业无章可循的时代,为各地婚介市场规范经营、诚信发展提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,更利于优质的企业做大做强,继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。”河北省婚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姜茂辉认为,“当前,婚介婚庆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,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,但整体来看行业发展并不规范,此次国标的出台是这个行业的首部规定,足见国家对此的重视,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,期待今后有更多的行规来规范婚介婚庆行业,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。”
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,此次国标在规范的范畴和内容上还不够完善,没有考虑到各地婚介市场的差异性,并且没有明确监管的细则,这就仿佛裁判员和运动员是一体的,恐怕新规在推广和落实起来还尚待磨合,市场规范任重而道远。
◎解读
《婚姻介绍服务》四大亮点
亮点一:
征婚者需实名登记
国标解读:婚介服务机构服务过程中,要查验征婚者的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学历证书等身份证明,让有婚史的征婚者出示离婚或丧偶证明,要求征婚者如实填写个人信息登记表,对征婚者的档案妥善保管。
记者点评:一间小屋、三两个人、一部电话……以往这样的场景成为了许多小规模婚介所的真实写照。对于前来咨询的征婚人,婚介所也不主动要求查看对方证件,职业、收入等信息想怎么填就怎么填。“来这儿登记的人都是冲着结婚来的,都是有诚意的,没必要作假!”对于婚介所这样的说法在婚介国标施行后将站不住脚跟,实名登记、证件齐全,这对婚介所是约束,对征婚人则是保障。
亮点二:
明确服务期限,
不搞“承包制”
国标解读: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在服务过程中,要明确规定服务期限,不应提供无限期或介绍到成功为止的服务。
记者点评:一次交费800元,包你找到另一半。如此的婚介承诺在当前的市场上俯拾皆是。“如果你对对方的条件满意,我立刻安排你们见面,不满意,再介绍,一直介绍,直到成功为止。”婚介所以往的这种做法在国标施行后将被叫停,国标明确了服务期限,这对婚介所和征婚人都是督促,再说“婚姻介绍包成功”这原本就是不靠谱的事儿。
亮点三:
婚介人员需持证上岗
国标解读:婚介服务机构应将人力资源的开发、培训作为重要工作之一,婚介人员应该持有相关职业的资格证书,比如婚介师、婚姻家庭咨询师、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,在上岗前经过服务意识和职业化、婚恋心理学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。对于服务质量,要求婚介机构采用适当方法对服务过程进行监控,还要确定、分析有关数据,统计婚姻介绍的成功率,介绍成功所需服务的时间和约见对象数量等。
记者点评:目前,多数婚介机构只起到中间人的作用,登记双方的信息,安排双方见面,从事婚介服务的人员多没经过专门的培训。但新国标出台后,将对红娘月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,把咱的婚姻大事交给高素质的人才打理,成功的几率也会高很多吧!
亮点四:
婚介服务出合同范本
国标解读:此次国标在附录中首次提供了《婚姻介绍服务合同》的示范文本。文中规范了应包括征婚者和婚介结构的名称、婚介服务的内容和期限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、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、违约责任的认定和争议处理方法、订约时间和地点。
记者点评:投诉再也不会无据可查,原本找不到另一半就是一件堵心的事儿,再与素质低的婚介扯皮,岂不太让人寒心了?这下子,签订了合同,就有了法律保障,就有了说理依据,出现纠纷,再也不会哑巴吃黄莲了,真是快哉!
◎相关链接
首部《婚姻庆典服务》12月1日同步实施
本报讯(记者 钟蕾)从12月1日起,与《婚介介绍服务》同步实施的还有我国首部《婚姻庆典服务》国家标准。并且,随该婚庆国标还一起出台了《婚庆服务合同》的示范性文本,其中首次对“不可抗力”进行了约定。
据了解,该文本对婚庆服务的服务内容、婚礼仪式开始时间和举行地点、服务项目、服务费用、双方主要权利义务、双方违约责任等十多项条款进行约定。
比如,“服务费用”一项,就对各项服务费用合计、定金支付时间、余款支付期限等进行了约定;“双方主要权利义务”一项则提出“婚礼仪式举行当日,甲方指定的主持人由于生病等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亲自主持的,乙方应及时提供同级别以上的主持人代为提供服务”。
合同示范文本首次对“不可抗力”进行约定,提出“任何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,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,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,但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有关证明”。